
从海军陆战队到火箭军,为了愿望他二次入伍
<\/p>
王攀<\/p>
2019年9月-2021年9月<\/p>
执役于海军陆战队<\/strong><\/p>
2022年3月二次入伍参加火箭军<\/strong><\/p>
“体能查核累计得分第一名,军事技术交锋第一名,王攀真是凶猛啊!<\/strong>”在火箭军某部新训队,一名新兵的查核成果引起了“轩然大波”,但知情的班长对王攀有这样的体现早已见怪不怪。<\/p>
<\/p>
“三年的军旅生计太短了,你长大今后一定要替我再去从戎!<\/strong>”<\/p>
在王攀的回忆中,父亲常常给王攀叙述他从戎时的故事。<\/p>
2019年9月,王攀怀着一腔热血和父亲的希望,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役前练习期间,因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不怕喫苦的精力质量,终究经过层层查核选拔,成为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员。<\/p>
<\/p>
陆战队的新兵连采纳查核筛选制,只需一次查核不及格就会被筛选,而此刻王攀的体能在新兵连归于“吊车尾”。为了留在陆战队,他每天午休时刻加班练体能,夜训完毕后仍坚持一个小时以上的体能强化。<\/p>
<\/p>
“做难事必有所得,在最终的新兵连毕业查核中,我取得十佳陆战新兵,如愿留在海军陆战队。”谈起为什么非要留在陆战队时,他说:“要当就当最‘牛’的兵!<\/strong>”<\/p>
<\/p>
“老连队的班长们个顶个的强,远不是新兵能比得了的。”下连之后的王攀愈加吃苦,十公里越野跑、武装泅渡、400米渡海登岛妨碍等科目自动要求加质加量,总算在年终查核挤进了单位前三名,一起被引荐到教导队进行特战主干集训。<\/p>
<\/p>
但是天有不测风云,2021年,王攀的父亲忽然卧病在床,专心想在部队发光发热的他不得不脱下心爱的特战服,带着惋惜泪别海军陆战队,搭上了返程的列车。<\/p>
<\/p>
<\/p>
退伍后,王攀一边照料父亲,一边合作武装部展开国防教育、军训和民兵练习作业,寻找梦中部队的感觉。<\/p>
当地的日子缤纷多彩,可新鲜劲儿一过,种种方枘圆凿随之而来:六点必醒的“生物钟”、风卷残云的吃饭速度、坚持练习跑五公里等等,让他和日子好像有点方枘圆凿。<\/p>
<\/p>
直到有一天,王攀父亲见他一向盯着手机里的征兵宣扬片看,就对他说:“好男儿就应该立志兵营,现在从头再来也不算晚,回兵营吧。”<\/p>
在父亲的坚持下,他再次应征入伍,这次,他被分到火箭军。<\/p>
<\/p>
再次穿上戎衣,再次肩负重任。<\/strong>回到部队的王攀并没有放松自我要求,反而练习比其他新兵愈加仔细吃苦,单位龙虎榜上的“练习标兵”这一栏,他是“常胜将军”。<\/p>
<\/p>
他不仅是新训队的“练习标兵”,更是班长主干的得力助手。自动帮带体能弱的兵士进步成果,诲人不倦地向战友教授战术动作方法关键,在练习空隙还常常与战友共享自己第一次军旅日子的点点滴滴,协助其他新战友规矩思维、建立决心,处处展示着一名“老兵”的风貌。<\/p>
<\/p>
“新兵入营那天,王攀给我的感觉就异乎寻常,身板魁伟,走路起劲,答‘到’更是字正腔圆,浑身上下都是兵味儿。”新训队指导员刘臻了解到王攀是二次入伍后,对他的点评益发深入。<\/p>
“当我再次回到兵营时,就没想过再脱离。<\/strong>”在新训总结时王攀眉宇坚决,言语铿锵,从他明澈的眼眸里,看得出他对兵营的爱得深重。<\/p>
<\/p>
雄关漫道真如铁<\/strong><\/p>
当今跨步从头越<\/strong><\/p>
这个二次入伍的“新兵”<\/p>
又一次踏上愿望的旅程<\/p>
正一步一步走向迷彩梦的深处<\/p>
王攀<\/strong><\/p>
愿你只争朝夕、奋发有为<\/strong><\/p>
持续书写不普通的军旅华章<\/strong><\/p>
作者:刘臻、戴晨、蔡延溪、于冲<\/strong><\/p>
图片:于冲、于海城<\/strong><\/p>
主管| 火箭军政治作业部<\/strong><\/p>
主办 | 宣扬文化中心<\/strong><\/p>
刊期 | 第 6431 期<\/strong><\/p>
监制:<\/strong>毛勋正<\/strong><\/p>
责编:苏长乐<\/strong><\/p>
邮箱:<\/strong>zghjjtg@163.com<\/strong><\/p>